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分布 >> ldquo弘扬新时代河源精神决胜全面
“弘扬新时代河源精神决胜全面小康”
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第三期来啦
下面让我们继续欣赏
部分获奖征文作品
优秀奖(6名)灵芝之上
作者:钟小巧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年初夏,疫情渐逝,我终于可以出行,去往另一个镇,采访久仰的娥姐。那是连平县大湖镇,红色革命老区。
但娥姐并没跟红色沾上边,反而被贫困粘上身。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她又是一个幸运的女人。
娥姐,是公众对她的敬称。全名,曾演娥。虽年逾半百,却并未在风霜雨雪的岁月中显老,贤惠而乐观,柔和而坚韧,挺拔于灵芝之上。
一
去到大湖镇政府,由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冯队长带路。冯队长是中央储备粮河源直属库干部。年5月,其单位挂钩帮扶大湖镇库区村。娥姐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冯队长不辞辛苦,想方设法地帮扶娥姐。
以前听说过,库区村很远很偏。冯队长说,离镇府23公里。可我们车行不到3里,冯队长就说到了。我一脸懵然。冯队长说,娥姐搬迁到娘家安家了。
水泥村道是单行车道,道两边是密集参差的楼屋,独门独户,有些还有前庭后院,宽阔敞亮,花红树绿,似土豪别墅。
在一处会车道,我们泊了车。冯队长指向前面一幢三层洋楼,说,这幢楼就是娥姐家的。
这是娥姐娘家的地盘,湖东村。娥姐嫁到库区村。由于库区村属两不具备村(不具备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娥姐想搬回娘家去,于是,在政府及帮扶单位协助下,与娘家人协商,便在娘家买了块90多平米的地皮。为了有个安身之处,先建起一层。另两层是去年才建起并装修好的。
在周边众多的三层楼屋中,娥姐的楼屋很显眼,因为它的新。米黄马赛克装饰的外墙,亮晶晶新崭崭的。这是贫困户的家吗?我不敢相信。走进屋内,更令我难以置信。单看那个厨房,就令我惊叹不已。似乎已没农村厨房痕迹了,大理石橱柜,钢化玻璃柜门,煤气灶,油烟机,冰箱,一应俱全,洁净亮丽,堪比城里人的厨房。敞亮的客厅,摆着宽大的实木功夫茶几。仅这张茶几,便可见主人不一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
娥姐穿着白衣黑裤,整洁朴素,似工厂的职业装,扎着短短的马尾辫,浑身透着清爽和干练,面容和善,神采飞扬。娥姐在功夫茶几上给我们泡灵芝茶,动作灵巧而娴熟,全然不是我想像中的村妇。我情不自禁夸赞了一番。冯队长附和,是啊,与我四年前第一次见面时相比,娥姐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呢。娥姐笑了,说好在有你们和政府帮扶啊,现在,我不仅脱贫了,还小康了呢。
娥姐一脸灿烂。
二
八年前的娥姐,却是一脸愁苦,一片迷茫。
她本来也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家四口,丈夫勤恳,儿女可爱,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可命运跟娥姐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丈夫被夺走了。那是年,丈夫是建筑师傅,一次在帮人建房子时,不慎从高处摔下,不治身亡。这场事故来得太突然了,有如晴天霹雳。娥姐撕心裂肺,久久缓不过神,觉得世界混沌一片,真想随丈夫而去……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多么需要自己啊。一棵大树倒了,另一棵可不能倒啊,即使不那么挺拔,不那么葱茏。“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娥姐,望着孩子澄澈而又充满渴求的眼睛,便挺了挺腰杆,振作了起来,去建筑工地搅拌混凝土,挑砖,搬石头等,干着粗重的体力活,领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
直到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的到来,娥姐一家的生活才现曙光。
按照因户施策原则,帮扶单位中央储备粮河源直属库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娥姐家,商讨如何实现脱贫问题,充分摸清其脱贫意愿。娥姐曾在灵芝场打过工,具备种植灵芝的经验和技术,有自己种植灵芝的脱贫想法。经帮扶单位及大湖镇驻镇帮扶工作组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库区村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灵芝生长,且市场对灵芝孢子粉有较大的需求,种植灵芝技术易掌握,投资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一拍即合,驻村工作队迅速会同库区村村两委干部,积极与和平县东森堂公司沟通协商,东森堂公司同意优惠提供优质灵芝种苗、技术和收购,以“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助推娥姐脱贫致富。
从此,娥姐便跟灵芝打上了交道,与灵芝同呼吸共命运。
三
灵芝,又名“神仙草”,是补品中的王者,灵芝孢子粉功效更是了得:提高免疫力,补气养血、软化血管,降三高,抗癌等等。销售市场广阔。
年,帮扶单位筹集帮扶资金三万元,帮扶娥姐实施发展种植灵芝项目,生产灵芝孢子粉。娥姐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每天扑在她的灵芝事业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灵芝。娥姐认为,党和政府那么关照自己,给予精准扶贫,自己就必须拿出实诚来,不能辜负。娥姐利用自家的山地,种植了25方灵芝。整地,选木,搭棚等,这些男人干的体力活,娥姐咬着牙根去干,“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娥姐比男人干得还漂亮。当然,种植灵芝,单靠蛮力是不行的。更多的,是智慧。为了娥姐的灵芝顺利成长,培植成功,驻村干部冯队长也没少花心思,忙得团团转。扶贫,更重要的是扶智,扶志。冯队长帮娥姐找技术顾问,让娥姐去参加技术培训等等,给予坚实的知识后盾。娥姐告诉我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正在烧锅炉进行灭菌消毒的时候,一阵大风刮飞了灵芝棚子,那瞬间,就像把我美好的梦想刮飞了,一切成为泡影,当时真是欲哭无泪,连死的心都有了。冯队长知道后,立即找到村妇联主任安慰我,还找了几个帮手重新把棚搭好。
娥姐说,那年种植灵芝还算成功的,年产灵芝孢子粉80公斤,每公斤以元的价格给公司收购,年收入达2.88万元,基本回本。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年,公司收购价格低,娥姐再次受重创。为了帮助贫困户帮扶产业继续滚动种植,首先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后顾之忧,帮扶单位和政府便一起为娥姐想方设法,拟通过其他渠道销售产品,如电商平台,农商平台,线上线下都可销售,以提高利润。而且,变通种植方式,由原来的单干,变成合作,成立了以曾演娥为法人代表的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今,以娥姐为主的灵芝种植基地,由原来的25方,扩展到60方,也转换了几个场地,年收入也增加到10多万元了。
如今,娥姐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巨大改善,再不用为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学杂费担忧了。其实,从她那幢三层的崭新楼房及家俬可见一斑。
正如娥姐自己所说,不仅脱贫了,还奔康了。
四
娥姐不仅自家致富,还带领群众致富。她说,她不能忘记政府,亲朋好友,还有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对自己的关照与帮扶,现在脱贫致富了,也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了,人要懂得感恩。
多朴实的话。
娥姐已然成为当地种植灵芝的领头羊。她发动有意向种植灵芝的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务、技术等方式入股,成立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从灵芝,到灵芝孢子粉,到灵芝茶的产业链。
今年,灵芝种植基地又转换搬迁到元善镇大埠村九连山腹地里,离娥姐家挺远,相距二三十公里,每天,娥姐骑着摩托车家里与山里两头赶。
山,是种植基地。家,是销售基地。
那天采访,我是去她家里。她说刚从基地赶回不久。看得出来,她家门口那辆摩托还沾着湿漉漉的黄泥和草屑呢。她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她已考到驾照了,若今年赚钱了,就买小轿车。
她家一楼有个房间专门摆放成品灵芝、灵芝孢子粉及灵芝茶等。我们在门厅品着灵芝茶的几十分钟里,就遇两批客户上门拿货。一个是在外工作的乡贤,他自个掏钱买了很多。他说,用娥姐的灵芝煲烫特别浓郁芳香,很好喝,喝了很舒服,这次买主要是送给朋友。另一批客户是两个年轻小伙子,开人货车来的,主要是帮娥姐带货,销往外地。其中一个小伙子说起娥姐,不禁竖起大拇指,娥姐很勤恳,很能干,很热心,也很坚强。
娥姐抿嘴一笑,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说,多亏了精准扶贫好政策,也多亏了有你们这样的热心人帮助。
冯队长说,扶贫是一架梯子,是贫困走向富裕的梯子。能不能,或善不善,一级一级地攀登,完全是靠扶贫对象自己。
多形象的比喻。
我不禁想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
娥姐,就是授之以渔的典范。
后记:
采访后,我便加了娥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fb/4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