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价格 >> 灵芝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点击上方“食药用真菌学堂”一起涨姿势?
〔引言〕自古以来有关灵芝的传说很多,从典籍上看,无论就历史或文化的观点而言,灵芝是中华文化中极特殊、珍贵的资产。
文(原创)/许瑞祥
中国古老传说中的灵芝是由天帝之幼女瑶姬夭折后被封于巫山,其精魄化为灵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在《白蛇传》裡,白娘娘赴仙山盗取灵芝草让许仙起死回生的故事,使灵芝成为仙草或还魂草。秦汉以后,灵芝逐渐被神化,主要与当时方士长生之术有关。《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三次派遣方士出海寻找灵芝仙草以求长生不老。
至汉魏六朝时代,服食灵芝已成社会风尚,许多道家著作中,都把灵芝描绘成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说其为「太上之药」,「得而食之,后天而老」(汉武内传),「芝草食之使人眉寿庆世,盖仙人所食」(东汉王充《论衡》)。在近代出土的东汉石刻画中,可看到登天成仙的行列中,仙人手中所持著的灵芝。
另外在历史中灵芝的出现常被用于歌颂圣君贤王的德政,如:「王者德至则芝实茂」(白虎通),「王者仁慈则芝草生」(尔雅疏注),「王者有义行则生紫芝」(瑞应图),「王者德先地序则芝草生」(尚书大传)等,使得灵芝与传说中的祥兽麒麟、灵禽凤凰一样成为反应圣王德政的「瑞草」。
汉武帝时曾因为庆贺「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而大赦天下并作〈芝房之歌〉(汉书.武帝本纪),成为历史上以灵芝记瑞之始。
而历代皇帝中开始向全国各地大量搜刮灵芝者首推宋真宗,在其在位的二十五年全国各地共得二十馀万株,其大吏者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赐金帛赏之,向天子进献灵芝成为当时加官进爵的另一种途径,由此可知灵芝在古代皇帝心中的份量。从仙草到长生不老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对灵芝的观察中,以生物学特性描述的如:「朽壤之上,有南芝者」(列子),「紫芝乃朽木株上所生」(神农本草经),「无花而生者曰芝栭」(礼记注疏),「三秀无根而生」(尔雅疏注),「一岁三华」(本草纲目)等,都已经明确的说明灵芝是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开花、有时一年可以多次形成菇体(子实体)的菌类。在《抱朴子.仙药篇》中记载:「欲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此山开出神药之月也。」
清陈溟子《花镜》中叙述:「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冬至日灌药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
《本草纲目》则提到:「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神芝。」
以现代科学术语所谓的「药」,就是含有淀粉、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天然培养基,用以改善并强化自然界中灵芝孢子和菌丝体的营养条件,在冬天低温季节使用可以降低被其他杂菌污染的机率,而「积湿处」与「雷雨后」皆显示灵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
由此可见灵芝在古代中国,从神话故事中的仙草,到天人感应灵芝瑞应和方士神仙说中的长生不老等,对于中国历史演进有著深远的影响。而有关灵芝的生态观察、採芝、种芝等记载,皆显示在当时对灵芝已有相当大量的需求。道家思想引发灵芝热根据年陈士瑜对中国古代有关灵芝记载的图经考证结果,有关灵芝的代表性专著有35种,其他有关的图经书目估计在百种以上。中国古代有关灵芝学的著作如此丰富,在世界真菌学发展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同时亦显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回溯中国灵芝图经产生的年代,大都集中于魏、晋、六朝至北宋承其馀绪,至宋代以后则大批亡佚失传,这一现象与道教势力的消长有密切相关。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全盛于魏晋。
道教讲求神仙之学,认为经过清修与服食仙药便可白日飞升得道成仙。道家提倡服食仙药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然而在开发仙药时,也促成灵芝学的研究。随著道教经义思想的传播,灵芝深入中华文化的各个角落。图为北京孔庙裡元代某进士题名碑的底座雕刻,两隻鹿嘴上都衔著一朵灵芝,以「鹿」和「禄」同音,取灵芝「如意」之意,祝福当年金榜题名的进士「万事如意,福运连连,永享禄位」!(摄影/吴亭瑶)
古代中国人民对灵芝的认识,几乎是从道教的经义思想中开始接受的,其后对我国在哲学、医药、文学、艺术等的文化领域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于灵芝神秘的观念,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留存在民间的传统中。
因此无论就历史或文化的观点而言,灵芝确实为中华文化极为特殊而珍贵的资产。★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灵芝新闻网(ganodermanews.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