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朋友圈十大谣言你信了几个非法集资传销的

发布时间:2021/8/28 11:15:27   点击数:

来源:   年第一期谣言公布后收到很大的反响,近日,腾讯官方又整理出近几个月朋友圈的谣言Top10,借此让广大的用户了解目前朋友圈盛行的谣言,并厘清事实真相,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同谣言类别处理所占比例

各谣言类别的处理文章数

朋友圈谣言TOP全国公交车成“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告诉您的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要慌乱,去坐任意一辆公交车,告诉司机你找不到家人了,公交司机会联系家人的。5月1日起,全国公交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只要孩子上了公交车,即便暂时与家长失去联系,孩子也不会被拐卖或出现意外。全国的公交车都会是安全守护车,公交驾驶员就是失散儿童守护人。”

真相

  多地公交集团均表示从没收到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这类通知,此消息不实。关于“失联儿童守护站”的消息有多个版本,此前热传的“书店”“药店”或“xx快递”“保险公司”等企业也加入类似“爱心接力”信息也都不实。警方也表示,让走失儿童离开原地去寻找特定场所,反而有可能加大走失风险,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广。

点评

  如果一个孩子不小心与家人走失,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留在原地或想办法联系,不要理会陌生人,直到警方和家人介入。

2   “提醒一下各位:根据   就此谣言,   这个谣言在3月消停后,近期又卷土重来。对于   “最新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当受害者遇到困难尤其是在被劫持没有人身自由的时候,只有通过手势向外界求救求助才是便捷、隐蔽的办法。最新设计出统一报警求救手势,适用受害遇难者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这个手势形状既像中国报警电话号码又像美国报警电话,所以适合国际通用。”

真相

  通过媒体记者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公开推广过这个手势,此举极为不靠谱。此外,“掌心画黑点表示请帮忙报警”也不靠谱,为大众所熟知的国际通用求救信号目前还是:SOS。

点评

  不为大众所知的报警方式只会误人误己,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再传谣了。

4某地发生多起抢小孩事件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大人都要看好,从三亚来了多个外地人,现已经到了XX附近,专来偷小孩抢小孩的,XX一带已丢了20多个,解剖了7个小孩的胸部,拿走器官。凡是在街上转来转去的陌生人,特别是楼房补漏的面包车,收粮食的车,收旧家电的,戴黑口罩的人,穿黑裤子的人,说不完整普通话的人,其中里面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若有问路,脚步千万别停下,不要理答他们。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生命。这是玉沙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群多的都转一下!生命可贵!太可怕了。”

真相

  关于“外地人抢小孩”的传言有多个地点版本,包括重庆、中山、大连、陆丰、陵水等地,而同一事发地也有不同案发版本,如:某地发生抢孩子事件,孩子家人被捅一刀。然而经过各地警方证实,称从未接到此类警情,也没发生此类案件。此外,人体器官移植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器官的保存、输送和植入受体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歹徒很难具备这些条件。

点评

  如果听闻此类恶性案件,请先向警方主动求证,或通过媒体获取信息进行甄别判断,而不是随手转发。如果大家都轻信并转发网络上流传的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只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5《女人必看》和《年度工资调整方案》有病毒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学发的。紧急通知公安网监6:00紧急通告,请大家要速传!如果你收到一张带有《女人必看》的图片文件、《年度工资调整方案》,在任何环境下请不要打开它,且立即删除它。如果你打开了它,你会被盗取你手机里所有相关信息。这是一个新的病毒,已经确认了它的危险性,而杀毒软件不能清除它。他的目标是盗取手机联系人信息,手机绑定银行信息。请收到的,马上转发给你所有亲人和朋友单位同事,为了大家,辛苦一下。这次病毒猛烈仅次于灰鸽子、熊猫烧香,是永远也删不了的。”

真相

  关于“公安网监通知”的相关消息最早能够追踪到年,《女人必看》和《年度工资调整方案》是目前最新版。经查证,网监总队并未发送过该通知,此消息纯属无中生有。此外,类似传言还有“新版人民币视频有病毒”等。然而,公安部门辟谣称,尚未接到新版人民币视频含病毒造成经济损失的投诉举报,并称这些均为不实消息。

点评

     “出大事了,2万吨西瓜流入全国各地,已至8人亡命,大家都看看。”

真相

  经媒体记者查证,内容中夹带的视频是年3月山东某电视台对在山东青岛即墨、胶州等地陆续发生的消费者因误食毒西瓜导致受害的事件报道,真实情况是西瓜农药残留超标导致17人中毒,但并未发生人员死亡事件。此外,近期各种新闻媒介也没有关于毒西瓜方面的报道,纯属旧闻翻炒。

点评

  马上就快到夏天了,这个时候拿西瓜来说事,可想过农民伯伯的心理感受……

7年7月1日起,驾考新增科目五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为规范管理机动车驾驶证培训工作,保证驾驶员培训的实效性,年7月1日起,将执行年交通管理总队新标准:科目一题库增加近道题目;科目二由现有的5项增加至9项;科目三在现有路考中增加1项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科目四题库增加近道题左右;增加科目五考试,模拟高速行驶、隧道行驶、停车取卡、窄路掉头……落款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时间为年4月30日。”

真相

  警方辟谣称:机动车驾考均以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部号令为准,而在该公安部令里,并无模拟高速路等考核要求。此外,各地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上级要增加科目五考试的通知。

点评

  “驾考新增科目五”近几年都有出现,一切法规政策类消息,大家还是要多留意和   “一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吃了很多榴莲,之后又喝了牛奶,导致咖啡因中毒,血压飙升,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年仅28岁。”

真相

  食品专家表示:牛奶和榴莲中都不含咖啡因,两种不含咖啡因的食物一起吃是不可能凭空产生出咖啡因的,所以两者同食会中毒甚至致死的说法站不住脚,缺乏科学依据。且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类为某种食品,饮食引起不适往往与自身基础疾病有关。

点评

  制造这种谣言的人,一定没有吃过榴莲冰淇淋、榴莲泡芙、榴莲千层蛋糕……

9周星驰5月9日上午在香港因病去世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辑.制作人.商人.年5月9号医院突发心梗,由于抢救无效身亡,享年54岁。”

真相

  名人“被去世”的最新谣言版本,相关图片均为拼凑。

点评

  对于相信并传播过这个消息的人,小编建议,最好赶紧   “帮忙扩散,今天上午一个三岁多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了,小女孩能说出她爸爸的手机号码,从监控上看是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抱走了,现大人都急疯了,有知情者请告之,万分感谢。看到信息的兄弟姐妹留意一下,联系人宁继春40292999。如果看一眼懒得转的冷漠的人也请你伸出手指按3秒看到就转转。”

真相

  关于“3岁女孩被人拐走”的消息有多个地点版本,主要包括四川成都、安徽蚌埠、江苏常熟以及广州、深圳等。除了这些不断变换的城市名称之外,里面提及的信息也有变化:从“郑春荣69597919”“张静杰”变成这次的“宁继春40292999”。然而,各地警方表示:此类消息均为虚假不实传言,他们也并没有接到相关案件。

点评

  盲目相信并随手转发此类不实消息,除了浪费社会资源,还会导致真实的儿童失踪事件被淹没而得不到帮助。

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伎俩”

来源:经济日报(ID:jjrbwx)

  前不久,广东东莞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集资大案,这个犯罪团伙打着推销“千年灵芝”保健品的幌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9万多人、41亿多元。

  当前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高发,大案增幅明显,非法集资犯罪年立案数已由过去的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公安机关列举了非法集资及传销犯罪的“十三种表象”,小编再送上三点提醒,遇到此类投资,留个心眼,别再被骗!

骗局!

9万人被骗41亿元

  今年5月5日,东莞警方在公安部和广东省厅指导下,成功端掉一个以权某为首的“千木灵芝”特大非法集资团伙。该案涉及全国各地9万多人,非法吸存41亿多元。   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权某,自年以来伙同他人先后成立“千木灵芝”等十多家公司,开展以所谓灵芝种植和产品加工,发展保健产品产销业经营,以推销其灵芝产品为幌子,公开吸收群众为会员,为此,向全国进行非法集资。

  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吴武强说,“千木灵芝”公司许诺,只要购买一万元灵芝产品,就能成为会员,从第三个月起,每月可以获得23%左右,也就是元到元不等的消费返利。一年左右,就能获得相当于购买额三倍的本息回报。

  据初步统计,“千木灵芝”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全国各地9万多人,非法吸存41亿多元。   东莞市公安局万江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张栋说但是,他这种返利的利润太大了,我们查过他的公司,公司如果按照正常运营,是获取不了这么大的利润来反馈给消费者的。“第一,他这个公司没有金融局包括银监会发的相关吸收存款的牌照,第二,他以返利、返现金或者其他方式来吸纳存款。”

注意!

网络借贷成高危领域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非法集资犯罪立案数达余起。涉案金额超亿元案件明显增多,特别是近期发生的“泛亚”“上海申彤大大”等案件危害巨大。年,多数省份案件数同比出现增长。东部地区仍是高发地区,中西部地区增势明显。   同时,新旧领域风险叠加,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成为高危领域。打着互联网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中介、股权投资、旅游、养老、民办院校、境外上市等旗号的新型案件增多。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公安机关摸排发现了一批案件线索,依法侦办了一批重大案件。   另外,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中新型手法不断出现、网络化特征明显。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假借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微商、外汇理财、虚拟货币等名义的案件增多。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法集资犯罪影响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面对比较严峻的犯罪形势,公安机关一方面将继续采取专项行动和重点案件侦办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打击,全力挽回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对打击工作中发现的法律、制度、监管和防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推动完善。

牢记!

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伎俩”

  当前,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高发,且犯罪活动手段花样迭出,有很强的隐蔽性。为此,公安机关列举出非法集资及传销犯罪的“十三种表象”,下列常见特征将帮助广大民众增强识别犯罪的能力。

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往往假借国家、区域或行业、金融发展政策,虚构“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编造投资前景,以高利为诱饵,向社会公众进行非法集资。   1.以境外公司名义,虚假宣传所谓投资境外理财、黄金、期货等项目,有的在境外,如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的高档酒店召开“投资”推介会;   2.收款账户系以外国人名义在境内开立的账户,用于接收投资人的投资款;   3.许诺高收益的公司的网站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在境外或公司高管系外国人,进行虚假宣传的;   4.以网络虚拟货币升值、现货交易、资金互助、黄金、贵金属、期货、外汇交易等为噱头,引诱投资人投资,尤其是鼓励发展他人并给予提成;   5.频繁变换网站名称、投资项目;   6.公司网站无正式备案;   7.以个人账户或现金收取资金、现场或即时交付本金即给予部分提成、分红、利息;   8.许诺超高收益率,尤其是许诺“静态”“动态”收益;   9.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资质;   10.在街头、超市、商场等人群流动、聚集场所摆摊、设点发放“理财产品”广告,尤其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招揽对象。

传销

  11.编造或者歪曲的国家或区域发展政策,比如“国家试点”“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资本运作”“工程”“阳光工程”等;   12.打着“改革创新”经营、投资模式的幌子,比如“电子商务”“消费返利”“连锁销售”“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网络游戏”“点击广告获利”“慈善事业”“爱心互助”“消费养老”“境外基金、原始股投资”、电子币买卖等;   13.声称高收益,包括:静态收益、动态收益、直推奖、层推奖、对碰奖、见点奖、领导奖、培育奖、报单奖、管理奖、小区业绩奖等。

识别!

记住这三点提醒

1、别把互联网理财当成银行存款。   很多投资者一谈到理财,觉得银行存款利率太低,就在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面前怦然心动。殊不知,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的背后,是与银行存款截然不同的风险。在经济上行阶段,这些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风险可能没有暴露,一旦经济下行,就容易出现问题。试想,一个企业的利润率需要有多高,才能支撑动辄高达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这样的产品很可能就是非法集资。   利用高利息引诱投资者,当投资者尝到甜头并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发现非法集资平台的负责人“失联”甚至“跑路”。所以见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小心警惕。因为,那很可能就是引诱你上钩的诱饵。2、别把法律认可的民间借贷利率当成法律承认非法集资。

  最新的司法解释对民间借贷利率划了“两线三区”,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有效,受司法保护;年利率24%至36%之间的利息为自然债务,当事人可以自愿给付,司法不予干预;36%以上的利息为无效。   很多投资人说,24%的利率都是司法保护的,那么承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就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投资者需要弄清楚的是,法律保护的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是有区别的。最重要的一条是,有没有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在熟人间特定对象借钱,24%的年利率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如果没有金融牌照的投资公司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哪怕年利息只有10%,都是属于非法集资。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的当下,如何判断一家P2P平台是不是非法集资呢?如果没有金融牌照的P2P平台仅仅是牵线做中介业务,给企业和投资者牵线,自己收取中介费,这个平台就不属于非法集资。如果该平台设有资金池,投资者将钱打入P2P平台的账户,P2P平台给投资者固定的利息,则属于非法集资。3、别误用“分散投资”理论。   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很多人采取“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投资方法,在多个承诺高收益的平台上购买理财产品,认为跑了一家损失也不会很大。这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错误理解。所谓分散投资,指的是配置不同风险的理财产品。而把资金都投在所谓的高收益理财平台,无论是投一家还是三五家,风险都很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fb/4685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