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腰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

发布时间:2023/3/14 12:22:46   点击数:
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m.39.net/pf/a_4609706.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武夷山时,认识了一位爱喝茶的姐姐,她是北方人。

很早之前,她就专门去学习茶艺,考了证。

然后,游历了各大产茶省份。

最后将落脚点选在了武夷山,并且将家也安在了这座城市。

一回,我们到她的店里喝茶,她聊到红茶的冲泡。

她说,之前在学茶艺时,普遍听到的观点都是红茶不能用沸水泡。

但是这些年,在实际喝茶冲泡,以及平时和客人在交谈讨论,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其它产地的红茶,她不好断言。

但武夷山这边的红茶,像正山小种、小赤甘、大赤甘、老丛红茶,甚至以数万颗芽头做成一斤茶出名的金骏眉,都是讲究用沸水冲泡才能展现出最佳的茶香和茶味。

所以她认为,在泡茶这件事,还是不能教条地按茶艺教程的泡法。

实践出真知,在泡红茶时,当然是怎么泡茶好喝,就按怎么来。

尽信书,不如无书。

既然提到泡红茶,泡茶时,为了让泡出来的茶汤更清甜可口,应该怎么做?

那天在和朋友喝茶闲聊时,陆陆续续有提到不少实用窍门。

《2》

泡红茶时,盖碗比茶壶好用。

那位朋友说,早十几年在她还没来福建这边工作时,她平时泡茶都是以壶为主。

尤其是红茶,看到那些外国片里,下午茶都是用一个花纹漂亮的瓷壶来泡茶,觉得特别有格调。

但是现在,她早已经不这么认为,因为她用了多年盖碗后,已然用得非常顺手。

现在再让她继续用回瓷壶来泡红茶,她反倒会觉得哪哪都别扭。

因为,盖碗泡茶,可以揭盖闻香。

正山小种的花蜜香、桂圆香、松烟香、竹林香等,都能清晰地在盖上出现。喝茶先闻香,既有仪式感,又能让你对一款好茶多一分了解。

但是用壶泡茶时,就没有闻盖香一说了。

另外盖碗泡茶时,可以更快更顺畅倒出茶汤。并且,就连底部剩下的些许茶水,也能倾倒干净。

要是茶壶的话,茶汤通过壶嘴流出,哪怕是一把宽嘴的壶,也倒不了这么快。

并且当你急于倾倒茶汤时,部分茶水还会从壶口处涌出,欲速则不达。

最后再加上,底部茶汤难沥干,茶壶内壁以及壶嘴内部等,洗起来特别麻烦,每次刷洗冲洗半天,还是担心里面会不会没洗干净。

比起来,盖碗洗起来就像洗碗那样,碗口大敞,用纳米擦轻轻擦拭,瞬间光洁如新!

不管怎么说,在泡红茶时,盖碗在方方面面,都比茶壶省心省事好用多了。

《3》

不能迷信所谓的铁壶补铁,用正规不锈钢壶烧水泡茶即可。

那位朋友还提到,早几年,她跟风入手过一把铁壶。

当时听说用铁壶泡茶能够补铁(现已辟谣),然后她就专门托人,代购了一把日本铁壶。放在泡茶桌前,再一个底座,就可以烧水泡茶。

但没用了多久,不少来店里喝茶的客人有反映到,说他们在茶汤里,喝到一点微微的腥味。

当时,朋友也觉得不大对劲,仔细检查了一通,才发觉是从那把铁壶上,带来的铁腥味。

于是她当即就把那把壶撤下,继续用回之前的不锈钢壶。

那一桩茶汤里带腥味的悬案,就算解决了。

至于那把花了高价买入的铁壶放在架子上,有一段时间没照看到,它就锈了。

一打开壶盖,壶底处的铁锈,星星点点,蔓延成片,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经过这件事,朋友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泡红茶时,还是选择简单点。

与其迷信太多铁壶、铜壶、银壶等被包装出来的功能,不如选择不锈钢壶。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红茶时,烧水壶也很关键。

当朋友在提到,她之前那把容易带出铁腥味的烧水壶时,村姑陈想到了另一点。

作为“泡茶熟练工”,之前有一次在外面泡茶时,村姑陈还是被烫到了手。

原因无它,因为那把烧水壶,非常不好用。

壶嘴特别宽,一往下倾倒,沸水就哗啦啦地往下流,稍不留神,就会注水过满。

那天在注水倒茶时,按往常的泡茶习惯,一手持盖,一手持水壶,原本打算注水一完成,就合盖倒出茶汤。

但是在倒出沸水的刹那,热气奔涌而出。

滚烫的水蒸气,瞬间飘到那个持盖的手,被烫红了一片。

说到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类宽嘴的家用烧水壶,在用于泡茶时并不完美。

适合泡茶的烧水壶,壶嘴出水口不能太宽,一般是选长颈细嘴一些为好。

能避免注水时,因水流过急过猛,发生意外。

《5》

飘逸杯、玻璃杯、保温杯、大壶泡等懒人快手泡茶法,不是红茶冲泡最优选。

泡红茶,白瓷盖碗是最优选择。

但市面上有关泡茶的茶具,琳琅满目。

之前在网上,看到所谓的“自动泡茶机”,功能原理与咖啡机类似,投进一包茶后,稍等一会,就能直接去底下接出一杯茶汤。

但看完这样的懒人泡茶机后,心里很纳闷:这机器泡出来的茶,和手工泡出来的茶,风味能比吗?

且,这样的泡茶机,不大适合家用。

又不是同时有十几人一同喝茶,与其这样喝茶,还不如用杯泡省事。

最后,从经验看,这样主张“懒人、省事、方便”的机器,它们一概是非常难清洗的,好比是榨汁机,每用一次,光是清洗过程就是大工程。

除此外,在泡茶选择时,冲泡红茶还有人用飘逸杯、玻璃杯、保温杯、大壶泡等。

说句实话,如果上班工作忙、出门在外不方便等情况,那么用这类快手简单泡茶的方式,倒也无可厚非。

要是有空暇,并且有闲情,当然还是用盖碗泡红茶,才能享受到更好的茶味!

《6》

泡红茶时,茶桌上有必要准备一把克秤。

那位朋友说,她发现,平时有很多人在泡茶时,是不称茶的。

随手取一些,大致估摸着量,就直接放进盖碗内泡茶。

但对于泡红茶来说,这非常不靠谱。

以桐木红茶为例,小赤甘、大赤甘、花香小种、桐木野茶等,它们的条索外观,相对是细巧的。

而为数不多的老丛红茶,条索则粗犷些。

这些有大有小的红茶,单从手感看,要做到“一抓一把准”,非常难。

那位已经开店十多年的朋友,都跟我们直言,红茶随手抓一把,误差很大。

经常是看着觉得不算多,但实际放到克秤上去称,足足有快8、9克,超出了标准投茶量快一半。

要知道,平时用盖碗泡红茶时(特指标准容量毫升盖碗),一次放5克茶就够了。

投茶太多,反而会把茶味泡得很浓,失去了桐木红茶的清爽、清甜、鲜美的韵致。

并且,一罐二两装的茶,原本能喝上大半个月。

但随手抓茶,容易导致浪费,喝个一个星期就见了底。

所以,除非已经用泡袋独立包装成5克,那么在泡红茶时,准备一把克秤称茶,很有必要!

《7》

快到六月了,南方进入多雨季。

雨打在窗外时,泡一杯今年来自桐木的新茶。

正山小种的清雅花香,桂圆清香,伴着雨声,层层揭开。

骤雨过,推开窗。

被雨水洗过后,玉兰树发散出好闻的香气,悠悠然然。

享受一段美好的饮茶时光,前提之一,在于泡好茶。

而为了将红茶泡出更好的风味,关于茶器的择取,是一门学问。

从盖碗到烧水壶,从瓷壶到一把小小的克秤。在茶具选择上,顺手、实用、好用,始终是重点。

茶,需好茶。

器,需实用。

饮茶的环境,需清幽安静。

三者俱全,泡一杯茶喝,清欢尽显!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jg/493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