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腰

武夷山岩茶五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

发布时间:2023/3/6 14:51:45   点击数:

武夷山,文化的双遗产地,称“奇秀甲于东南”、属丹霞地貌。风光秀丽,峡谷纵横。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茶园遍布,茶种众多,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武夷山茶农利用岩凹、石隙,沿岩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在武夷岩茶中,名枞是武夷岩茶的一个分类,也有人写为名丛,指的是品质优异,具有独特风格的茶树单枞,是武夷山优秀茶树品种的统称,目前武夷山在种植和销售的约为40多种,名枞具有典型的岩韵特征,在市面上有较高的声誉。

武夷岩茶名枞系列:现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大红袍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后因大红袍成为单独的品种,半天妖才有机会填补大红袍的空缺,进入四大名枞的行列之中。武夷山除五大名枞之外,还有白牡丹、金贵、金锁匙、北斗、白瑞香等。合称为十大名枞。

武夷岩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作为武夷岩茶名枞代表性象征:大红袍,现在去到武夷山风景区的人,是一定会到九龙窠的六棵大红袍母树那去朝圣一下,九龙窠“大红袍“摩崖岸石刻也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对象,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维护部分。

1、大红袍

大红袍,武夷茶中的状元。叶片近阔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属灌木型小叶种茶种。干茶条形壮结,微起白霜,褶皱扭曲。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清浓郁、高而持久,可明目益思,祛痰平喘止咳。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五大名枞之首,产于天心岩元龙窠坐北朝南的岩壁上,距岩脚谷地7-8m,由石块砌成平台,共有正副三丛,三棵六株。号称“茶中之王”。植株矮小,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形椭圆,叶面平,稍内折,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肉厚而脆,叶缘微波。芽短较壮,产量低,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

母树大红袍茶近乎是传说,年已经停产,绝少市场流通的可能性。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大红袍,主要分为纯种大红袍和拼配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栽培(无性繁殖)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类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如北斗、奇丹(母树的品种)。

拼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它是根据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将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与不同岩茶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匀堆组合而成(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香气和口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良,原料来源相对丰富,从而价格较低。

大红袍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入口甘爽滑顺、岩韵明显、醇厚。叶底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须细品慢饮,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的珍品。

2、铁罗汉

铁罗汉这个品种,原产于武夷山正岩区一个叫“鬼洞”的山场。属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植株高大叶形椭圆,叶大而长,叶面稍隆起,叶肉肥厚,叶色绿,富光泽,叶质较软,叶缘平。芽肥壮,幼嫩芽黄绿色,发芽整齐。产量高,制乌龙茶品质优异。

“鬼洞”,实际上是一个很深的坑谷,两边石头森然而立,道路极其陡峭,而茶树就生长在谷底。武夷岩茶之所以名贵,与它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如此险峻之地,却极利于岩茶的生长,因此,“鬼洞”出品的茶,历来十分名贵。为最早的武夷名枞。

铁罗汉干茶看上去色泽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匀整,乍看似水仙。香气浓郁幽长。汤色清澈艳丽,橙黄明亮;滋味顺滑,浓厚鲜活,岩韵特强。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

铁罗汉滋味厚重,有轻雅的药香、兰花香,香气馥郁,岩韵明显,耐冲泡。有祛火消食、解呕消食之功效。

铁罗汉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被誉为“武夷铁罗汉王”。

品铁罗汉时,需以纯净的味蕾取去体会它、感悟它,而迎之而来的是一浓郁茶香及清淡的药香、沉静丰馥的茶味。

2、白鸡冠

白鸡冠,武夷五大名枞之一,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白鸡冠早在明代已闻名,早于大红袍。植株中等、树高一人、树姿直立、分枝颇多、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长椭圆、叶面隆起、色绿富光泽、叶缘微波,幼叶初展之时,新梢薄软如绸、嫩叶浅绿微黄,与树上浓绿的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酷似鸡冠,因而得名。产量较低,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

相传“白鸡冠”本是宋朝时期,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大师所培育,为道士静坐修道的辅助调气养生的药茶。干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带黄、香气幽长。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菲微,入口甘淡留香,符合甘、醇、鲜、滑的特点:甘是入口即甘,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鲜是指茶汤清新,鲜美,滑是茶汤入口很顺滑,白鸡冠口感,有点类似白茶和绿茶的综合。叶底黄亮,红点点泛,它是岩茶中最好辨别的,叶底条索依旧保持了黄色的特点,适饮后,有通便利尿、排毒养生、神清目朗的功效。

4、水金龟

“水金龟”为武夷五大名丛之一。水金龟产于牛提坑葛寨峰下。属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树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植株较高、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面稍隆起,颜色翠绿有光泽,叶齿浅密。芽肥壮、幼嫩芽叶淡绿色,产量一般,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

干茶条索紧结弯曲、匀整、自然松散、泽乌润略略泛白,闻有轻微焙火焦香。“腊梅花香”是水金龟爆红最重要的原因,香气幽长清远似腊梅花香、汤色橙黄清澈、滋味浓厚甘甜、润滑爽口、岩韵显、口感具有香浓持久的特点,汤水浓而醇、无明显苦涩感、滋味十分鲜爽、喉感滑顺舒服。冲泡后,叶底肥厚均匀,绿润软亮;红边带朱砂色。

水金龟之名,传闻从清末开始,因引起公诉耗资千金而出名。此树本原属天心庙产,后因暴雨倾盆,被冲到了牛栏坑近坑底的半岩石凹年停住,当时兰谷岩主在该势凿石设阶,砌筑石围,雍土蓄之,民国初年双方就归属诉至法庭,经法庭判定非人力,乃自然力所为,判归后者。

5、半天妖(腰)

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一,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绝顶崖上。属灌木型中叶类,叶片呈椭圆状,颜色呈深绿色光滑,锯齿较浅。干茶条索紧实、色泽青褐、芳香醇清。冲泡后,汤色金黄清澈、蜜香悠远绵长、浓郁高长、滋味甜醇。叶底柔软鲜活、绿叶镶红边。常饮有舒畅经络、轻身耐劳、益脾和胃的功效。

传说,茶种本是方丈梦中的鹞鸟所赠,亦为天心永乐禅寺方丈亲自培埴茶籽,再将其移栽回三花峰的半山腰种植,”因“鹞”与“腰”同音,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之名。

至于半天妖这个名字,则形容茶性妖气十足,多变的茶香,初时如兰似花、继而如粟像杏、再则焦香横溢,时刻带着一份妖媚。妖”也亦指的是茶的滋味,有别于其他岩茶捉摸不透的味道,似乎自带一股香气滋味,丰富多变,不好掌握之故。

岩茶其性温、香气馥郁、滋味醇厚不伤胃。而且养胃是它的最大特点。由于武夷山独特自然环境熏陶,遂使岩茶品质具特殊的“岩骨花香”的“岩韵”之风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jg/493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