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郭村第四批安徽省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发布时间:2022/6/2 12:10:25   点击数:
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碧天云净万峰低,纵目东园秋色迷。

红楼满庭风飒飒,黄花遍地草萋萋;

暮烟横镇山俱断,鸿雁远飞霞与齐;

日落波光相映发,游人如在武陵溪。

——明代诗人程树本

日前,第四批安徽省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出炉,其中,我区焦村镇郭村村榜上有名。

据了解,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评定主要是从资源与景观、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旅游服务与综合管理等四部分进行的。

郭村村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西大门焦村镇西南部,由家族迁徙聚居而成,地处“黄山—宏村及太平湖—宏村”黄金旅游线腹地,东居“世界自然遗产”黄山,西临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属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距黄山西大门30公里,宏村22公里,城区38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组,户,人,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经济主要以林业和种养殖业为主,农产品极其丰富,主要盛产黄山毛峰、木榨油、木灵芝等绿色食品,销往全国大中城市。年郭村古村落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年省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

郭村故称谷城,地处黄山区西南部,南与黟县宏村接壤,西北与石台县毗邻,自古即三州交汇地。《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谷城在弦歌乡,因此郭村又称为“弦歌里”。徽商古道之太-黟古道,黟-石古道均经由郭村县公路沿村而过,村庄东有来龙山,西有西山,南有寨山,四周群山环抱,一条清乾隆九年整治的恒河——长约3千米,东西纵贯郭村,是个兼日用、灌溉和防御于一体的军事水利设施。谷城现存有古民居40多幢,古桥3座,古庙宇观音阁1幢,恒河古溪1条等文化遗迹。其中,观音阁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佛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外观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东侧立有三块石碑,记载了当时修路、补桥、兴修水利的功德,对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年7月列入安徽省省级文保单位。

郭村历史悠久,肇始何时无史料可据,然其古称“谷城”,且供奉周文王周武王,岁有民俗“文王会”,似乎是个上古中原迁徙而来的故地,村北高山有周王庙。据郭村林氏族谱和碑刻记在,林姓始迁徙于宋。根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南宋宝佑年后(公元-年)安抚使林舂年公为躲避战乱,由婺源迁往郭村定居,繁衍生息,系郭村林姓始祖。”因此,郭村村民主要以林姓为主,相传“林”姓是周武王所赐,每年的农历九月,郭村都要举办盛大的周王庙会。年,传统民俗郭村“周王会”入选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谷城由于系三州交汇地,历代系兵家必争之地。故明代洪武年间再次设立“宏潭巡检司署”,从七品建制。清初,由高层军事官员建议,由徽州、池州、宣州三府集资设立“三州会馆”,系官方驿站。

郭村村庄在明代已具有相当规模,到了清三代大道鼎盛时期,具有千灶万丁,相传2万人,村庄扩大,沿来龙山西侧形成条形村庄有数里之长,十分繁荣兴盛。郭村的传统格局是经过多年演变而来的,伴随着人口增长、户数增加而发生的自然扩张,从而引起格局的不断变化。其总体格局是由一条主要横向道路和一条次要横向道路及多条纵向巷道,连接形成的竟似棋盘式格局,将村庄各门各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村庄平面布局自由,依山势变化,沿河道之流线,与其融为一体。整体结构保护完整。从村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院落大都保留有院墙、河流对景,空间环境丰富。太平天国后遭受兵家焚烧杀戮,渐而萧条(今郭村仅有余人)。目前郭村遗留了这一时期的大营盘、小营盘、战壕等遗址。

郭村东山有谷神庙、谷王洞、和东山洞等历史文化遗迹。村背靠来龙山,系郭村风水龙脉。南侧有西山,山上有“西山灯”,夜间为南北商旅指引方向,被民间戏称谷城灯塔。

明清村落,坐北朝南,背山面溪,

四周群山环抱,村下平畴千亩

周王会

观音阁

可与宏村的“牛肠水圳”相媲美、逶迤千米兼有浣洗和防火功能的古渠连接着郭村的家家户户,至今,村民仍使用此渠浣洗

如今,郭村还存有明清古民宅多幢,品质尚好的30幢,虽单体精品不多,但整体明清风貌依旧、古韵十足,尤其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恒河穿村而过,两岸一米厚、四米多高、五千多米长的石砌河埂和两千多米长杨梅溪石砌河磅——简直就是一道道挡水的长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gx/483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