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分布 >> 构建了一个逆境反转组合4同仁堂国药
今天有时间写一下组合的另外一家公司同仁堂国药,我是在年底左右陆续购入公司的股票。按照以下顺序写一下对这家公司,我的个人经历和想法:
一、买这家公司股票的渊源
二、买这家公司的投资逻辑在哪里
三、这家公司的问题在哪里
一、买同仁堂国药股票一段历史
年到目前为止我二级市场的投资生涯中,犯过两次投资失误。第一个是在同仁堂科技上,第二个是比亚迪(这个在我这些年投资想法变化中提到)。同仁堂科技是我判断错了,持有期在大约在(年3月-年3月)持有两年,基本是略微亏了一点卖出,损失了投资的机会成本。我雪球主页上当时有个卖出教训总结,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在此就不谈这家公司了。
同仁堂国药在年初我在持有同仁堂科技过程中,发现同仁堂国药更好,所以就买入了一些这家公司股票,个人感觉同仁堂国药是同仁堂三个公司里边管理相对最好的一家(我想应该是公司可能离北京远的原因??)所以在卖出科技后,国药的股票计划一直留着,但在年因为香港社会失去秩序,严重影响到这家公司的业务。年8月去深圳借道去香港住了几天,当时正好是非常严重时期:我记得李嘉诚那天在报纸发了文,美国表态,中方表态——各方角力,真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当时对那种情况,以我的能力无法判断这种状况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未来香港会怎么样,所以在回来后就在成本左右卖掉了所有同仁堂国药的股票。
二、买同仁堂国药的逻辑
“公司产品很重要,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很重要”——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句话,先在这里提一下。
1.同仁堂国药的商业模式
2.同仁堂国药从地区看发展
3.为什么这个时间点我要现在买入同仁堂国药
1.同仁堂国药的商业模式
同仁堂国药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产品商+渠道商。
(1)产品商
两个王牌产品:安宫牛黄丸+破壁灵芝孢子粉
+其它(目测其它难成气候,就不展开说了,另经查招股说明书这部分年收入只占2.7%)。
公司利润来源主要是安宫牛黄丸,灵芝孢子粉。未来公司的看点也在这里,下面谈一下这两个产品:
安宫牛黄丸(关键词:药品,市场面向海外)——是同仁堂系公司的最王牌的一个产品,这个品类也是中药中最有价值的一个产品之一。由于对急性脑血管病,也就是中风病人等有明显的效果(这个区别于其他中药效果比较慢,)可以长期保存,原料名贵且有一定的限制,还带有一点的金融属性,所以价格昂贵,单价港币/丸(公司网上商城),产品也是一直在提价,是具有一定提价权的产品,所以在模式上看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中药品种。
在中国,安宫牛黄丸最知名的品牌也是同仁堂公司(股份,科技,国药都有个这个产品),但是国药这个产品限制在海外售卖,海外销售主要地区就是香港(香港注册了牌照),这其实是一个大的局限。在这强调一下,投中国的消费品公司,很大原因是基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如果贵州茅台酒是个韩国企业,基于万人市场,不用说进入了全球市值前20(最近的全球市值排名,贵州茅台位列前20),前强都进不去(对应开头那句话)。所以这个产品比起同仁堂股份的安宫,算是个市场空间上打了折扣的安宫牛黄丸。
这个王牌产品购买人群:香港本地人+内地去香港的游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购买人群就是内地去香港的游客旅游购物需求。竞争方面由于主要在香港售卖这个产品在香港地区没有对手,香港市场份额在94%上(年数据)
灵芝孢子粉(关键词:保健品,市场主要在国内)——这个产品虽然没有安宫牛黄丸那么强势,由于国内同仁堂系没有这个产品,所以这个产品最大的好处没有销售地区范围的限制,我个人判断未来这个产品会成为同仁堂国药最大的利润来源。这块我的逻辑可能和很多买同仁堂国药的人不一样。
说一下个人对这个产品和行业的个人判断:
第一:属于基于中国文化的品类的保健品,所以在前几篇提到东阿阿胶保健品属性这里完全适用,未来随着老龄化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加,这个市场是日趋增长的。
第二:灵芝孢子粉目前整个行业规模还不大(预计几十亿人民币,没有查到确切的数据),我判断这个品类还处于需求自然增长阶段,换句话说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没到需要公司只有营销驱动才能增长的阶段。
第三:同仁堂国药的灵芝孢子粉应该是该品类中国最有优势的品牌,其他几个品牌都地方品牌,未来同仁堂国药作为全国性知名品牌优势很大。
例如:年对标公司国内寿仙谷的灵芝孢子粉类产品4.5亿人民币,营收增长15%。这家公司的产品是基于灵芝孢子粉多种类型(4种)产品合计的收入,而同仁堂国药是只一个产品。且寿仙谷64%的收入来自浙江省。
第四:消费者画像。基于灵芝孢功效的贡献主要是增强免疫力,有防止癌细胞的作用。所以消费者主要是年龄较大,消费基于增强免疫力,防止癌症,以及手术,特别是化疗后恢复的人群。记得有一次在上海DD打车时,正好遇到一位长年做灵芝孢子粉的人,路上我和他详细聊过这个产品,他详细和我讲过这个产品的特点和效果,他预期这个产品未来需求会越来越大。
结论:这里并不是说灵芝孢子粉产品优于安宫牛黄丸产品,如果两个产品都在国内一个市场的话,安宫牛黄丸会更好。但是孢子粉由于购买地域没有限制,所以未来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会优于安宫牛黄丸,另外成长的空间也更大。就是开头的一句话“产品很重要,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很重要”。
(2)渠道商
另外一个盈利模式是渠道商:同仁堂系公司+国药产品的面向海外的销售(香港,澳门其他国家),这块可以理解为一个线下的面店(类似于一个药房)。这块我直接简单讲一下——在海外构建渠道,销售股份和科技的产品,获得渠道的利润,我认为贡献不大,而且未来成长性也很小,所以就不细说了。
2.从地区看公司未来几年发展(重点)
按照地区划分的公司的收入贡献第一是香港41.5%第二是中国内地32.8%,第三是其他(25%)
(1)香港市场:收入占比41.5%
这个市场按照需求划分,可理解为两种:本地人需求+中国内地人去香港旅游的购物需求。上文提到的高利润率安宫牛黄丸的需求+渠道商利润大多产生在这个地方。
第一种很好理解,即本地人的购药需求。第二种需求是一种旅游需求,这部分客户客单价是普通当地客户的好几倍,营销费低,基本在国内已经被教育安利过了。而且这部分消费者普遍认为香港制造的产品优于内地,所以国药的安宫牛黄丸在这里被消费。比如我去香港那次去同仁堂国药门店调查,一个内地客户直接来买了安宫牛黄丸就走了,这部分旅游客户到底有多少呢?通过这次疫情,可以差不多能估计一下。
年香港的收入是正常年份香港市场实现.3百万港元。年下半年就是香港失去秩序,下半年内地游客大约少了50%,同店收入下跌14.6%。年新冠疫情给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实验,香港内地游客大约减少99%,基本都成了当地人消费,公司年同店收入下跌53.54%。
从年同店收入下跌14.6%,年在年低基数的基础上下跌53%,证明香港的中国内地的旅游消费能占到近50%以上。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公司有利有弊。平时是香饽饽,但是,年下降就是由于这部分客户消失了。
(2)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占比32.8%——销售灵芝孢子粉
年通过报表中国内地销售是4.3亿港币(同仁堂国药在财报国内的收入大概推定为灵芝孢子粉产品的收入;年为3.03亿港币,增长为41%。所以认为这个产品收入为4.3亿,据原来的数据灵芝孢子粉产品90%以上在国内销售。
(3)海外市场(除上面两个市场外的其他市场):收入占比25%
这块市场看着是很大,但个人对这块没有期待。我查了一下年年报公司(除香港,中国内地)海外的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为23%。年(除香港,中国内地)海外收入占比为25%。基本上7年时间海外市场没有优秀的突出表现。另外两个王牌产品基本不再此产生贡献,所以仅仅是一部分渠道商的利润,个人对这块没有太大期待重要的原因——如果按类似香港的划分方法,需求分为当地人和旅游需求:
当地人需求:中医文化很难被外国人接受。所以只会在澳门,新家坡这类有中医文化的地方有一定市场,但这几个地方市场的当地人市场有限,所以未来这方面增长不会有很大贡献。在其他澳洲,加拿大,美国市场,我估计大部分是服务当地的华人群体。
国内人外出旅游需求:由于安宫牛黄丸没有在除香港之外注册与售卖,所以旅游需求很少。这次疫情也证明了我这个观点。疫情下海外(除香港)收入基本年与年基本持平,没有像香港一样收入大幅下降,所以结论是海外市场基本没有旅游性消费。
结论:如果读者能看到这里基本就明白同仁堂国药,未来公司快速发展在哪里了?两个关键词:香港的旅游繁荣,带来的内地游客购买+国内市场灵芝孢子粉的成长。
公司其他的众多看点:比如公司海外面店拓展,给外国人宣传中医文化这类是有文化意义,但对公司利润贡献很小,另外有的国家开一两个门店估计也难盈利,而且有可能是增收不增利。再有安宫牛黄丸在通过香港本地人市场购买带来的增长,我认为这个应该是提价带来的增长,量方面增长应该是非常缓慢的。一个当地家庭的话有需求,可能家中常备上几颗就够了,游客就不一样了,天天人是流动的不一样,所以一直会有购买需求存在。
3.我为什么现在买入这家公司
(1)过去业绩良好的表现
根据公司年报在年上市到年的五年中,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年收入为6.1亿五年间增长到年15亿。年净利润2.2亿,五年间增长到6亿。直到年报收入年增长率为19.6%,毛利增长17.7%,净利润增长为19%。其中香港的收入增长26.9%,同店增长达50%。
(2)两次大的事件冲击
年下半年香港失去秩序,内地游客大约少了50%
年新冠疫情,内地游客大约减少99%。
年香港市场收入实现.3百万港元(年:.3百万港元)前年比增长到26.9%,同店增长到50.0%。
年香港市场收入.2百万港元(年:.3百万港元),比下跌2.1%,同店收入下跌14.6%。
年香港市场收入百万港元(年:.2百万港元)同比下跌30.9%,同店收入下跌53.8%。
年香港8亿减去年5亿等于3亿。消失的3亿,因为公司的人力和门店成本都是固定的,如果未来这3亿的收入回来,按照报表70%毛利,我拍脑袋计算本来该有的2亿左右的净利润,被两次事件冲击给没了。
(3)我的预期
大约按照年业绩,年底不到15倍市盈率购买了一些。
(1)按照同仁堂国药产品的优质性与成长性,15倍市盈率实在非常便宜。况且净利润本来是被一次性的冲击影响下降的。
(2)未来2-3年内香港旅游恢复。香港地区5.46亿快速恢复到8亿,然后再延续年趋势成长。
(3)由于基数小与这个保健品的特性,国内市场的灵芝孢子粉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上图是同仁堂国药过往的市值,与-年业绩高成长不同,但是市值还是年刚上市时的市值。因为公司一开始就在消化刚上市时高市盈率,到现在市盈率也低到17倍了,所以又一次证明一个好公司不是任何时候买都是对的。7年的机会成本!
三、最后的几个重点问题
1.香港旅游会恢复吗?
我相信在治安稳定情况下,旅游一定会恢复,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普及疫苗的国家,基本都控制住疫情了,疫情可能在未来2年内,慢慢结束。另外香港旅游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香港政府在疫情过后一定会大力支持。
第二:疫情恢复应该国内游客首选比较近的地方去旅游,香港离内地最近。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算一个利好,原来香港游客70%来自内地,其中又以深圳为主,这次至少能导入广州的游客(我没详细了解过这个政策,大致推测的)。
香港旅游竞争来自哪里:由于香港在金融自由,免税,奢侈品全,飞机比起深圳,广州多而且便宜,所以在吸引游客明显优势。免税购物方面海南分一部分流,算是一个利空因素。
2.同仁堂国药未来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fb/4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