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特色产业香飘万里册亨县按照ldqu

发布时间:2021/3/11 12:54:08   点击数:

今年以来,册亨县把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作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围绕调结构助增收促脱贫的目标,依托当地气候、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糯米蕉、蔬菜、林下菌药等特色产业,呈现出“油香”“菜香”“蕉香”“菌药香”的产业格局。

一滴油撬动10亿产业链

“现在,我们对种油茶都卯足了劲儿。销路没问题,采收季节,湖南、浙江、福建等地老板会直接到村里收购。”册亨县弼佑镇各两村村民罗兰强通过种植油茶脱了贫,现在他家种有丰产油茶林30多亩,每年仅油茶籽收入就有4万元以上。说起脱贫致富后的生活,罗兰强笑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册亨县拥有油茶林17.5万亩,丰产林15万亩,50年以上的老茶林7万多亩,年以上的油茶多亩,年产油茶干果余吨。小小一滴山茶油,撬动着册亨县10亿级产值的油茶产业链蓬勃发展。如今,册亨县的每一座大山里,一棵棵结出“金果果”的油茶树,正变身成为群众的“摇钱树”。老树发新芽,茶果挂满枝。自年开始,册亨县配套开展低产改造、老旧茶林嫁接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油茶产量。通过低产改造的油茶树,结的果实像葡萄串一样密密麻麻。

依托弼佑镇拥有油茶林13.6万亩的优势,目前已投入资金余万元,在该镇建设了采穗、育苗、品种对比和低产林改造四个基地。

“油茶各个环节充分衔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闭环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在产生价值,惠及着当地百姓。”弼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顺弘介绍,在该镇46亩育苗基地,每年可出苗万株,长期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在种植管护的过程中,又充分发挥林下空间作用,适宜养殖的地方就搞养殖,目前该镇林下养鸡规模已达10万余羽。不适宜林下养殖的油茶林,就推广种植林下菌药,诸如鸡菇、松茸、灵芝、鸡腿菇、黄精、芍药、重楼等均已下地试验。产业链的“尽头”,就是将茶籽榨成山茶油。除了去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1个亿、位于巧马镇工业园区的天香布依油茶厂之外,投资万元建设、位于弼佑镇落江村的油茶古榨坊也于今年9月开始投用。过去,大山上丰富的油茶资源不被重视,如今,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围绕油茶做文章,撬动10亿级“立体产业链”,这些正逐步转化为册亨县群众摆脱脱贫、走上致富之路的源源动力。

坝区蔬菜直供粤港澳去年11月,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册亨县引进宁波企业,整合投资万元在冗渡镇坛坪村坛坪坝区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山沟里的“旮旯地”用上滴灌、拖拉机等现代农业设备,“广东菜心”“上海青”等蔬菜直供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册亨常年气候温热,一茬菜心从种到收用不了30天,每年可种菜心7至8茬,一亩地年产值至少2万元。因为是订单种植,根本不愁销路。”坛坪坝区蔬菜基地负责人赵波说。“现在产业发展到了家门口,为我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啦!”村民陈艳说,她每天在基地务工工资多元,丈夫则为基地安装、维护喷灌设施,夫妻俩收入可观。坛坪村村支书王泽介绍,坛坪坝区总面积亩,涉及户人。“公司进驻坛坪坝区种植蔬菜,村子变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据介绍,册亨县坚持高起点、快节奏、大力度狠抓“广东菜心”“上海青”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复制推广“坛坪经验”,把蔬菜产业规模扩至00亩,让各坝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助力群众稳定增收脱贫。

糯米蕉产业裂变发展

入秋以来,位于册亨县高洛街道大数据产业园的苹果蕉陆续上市。苹果蕉深受消费者青睐,日销量近10吨,市场一度供不应求。“这个蕉带有苹果般的香味和酸味,所以叫它苹果蕉。”园区负责人曾富飞向记者介绍,因为吃起来粉糯香甜,所以苹果蕉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糯米蕉”。近年来,册亨县把准群众“种植历史悠久、发展愿望强烈”的意愿,用好册亨适合蕉业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热区土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种植绿色生态“蕉”,着力打造新型生态香蕉产业带。截至年底,册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已达8.4万亩,今年规划的1.8万亩还在继续扩种。而在年初,全县糯米蕉种植面积仅有0亩。从0亩到8万余亩产业连片,缘何4年间糯米蕉种植面积翻了10多倍?主要是该县选对了产业。年,册亨县围绕“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用好用活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将“糯米蕉”产业上升为“一县一业”主打产业,在中国联通等单位的帮扶下,逐步呈现出裂变发展的态势。当前,册亨县除岩架镇之外,高洛、双江、百口、八渡、巧马、丫他等海拔在米至米或沿江的乡镇都大规模种植糯米蕉,挂果的有6.5万亩,亩产量斤至0斤,年产值可达2.5亿元。为更好发挥糯米蕉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册亨县采取“村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山地农业示范园区”模式,计划用3年时间,总计投资2.84亿元,在岩架、双江等乡镇新增种植糯米蕉4万亩,并建成组培中心、苗圃基地、香蕉深加工工厂、冷库、香蕉示范观光园、冷链物流仓储交易中心和香蕉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农户户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过项目带动预期产值2.5亿元,可实现每户年均收入10万元,真正通过发展产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林下菌药再搭致富新路

近年来,册亨县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发展思路,整合资源,把灵芝、竹荪等林下菌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支柱,进一步挖掘生态价值,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为当地群众再搭致富新路。?特别是以“氧吧核心”福尧村为核心种植区,依托福尧村3A级旅游景区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在核心种植区开展种植、采摘和学习菌药知识、摄影、养生养老、DIY亲子体验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农旅一体化,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目前,福尧村林下灵芝、红托竹荪、黑木耳等菌药种植达余亩,带动余户人就业增收,初步构建起“山上林木、林下菌药”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年,册亨县灵芝种植面积达余亩,年产量约75吨,年产值万元。主要品种有本地黑灵芝、红灵芝、紫灵芝等,带动农户92户人就业增收。为发展壮大林下灵芝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册亨县预计年底灵芝种植规模达到亩,到年增加到00亩,预计年产值3亿元。(文/图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肖雄)

来源:中国黔西南   凡“中国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cf/443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