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特征 >> 灵芝的价值与养生防病的应用下
对人体而言,若只是提升或调节免疫力(Regulateimmunity),在身体没什么内毒的情况下,其实,很少量的灵芝就可达到此作用。问题是一个重病患者,以癌患为例,其体质可说是多面性的败坏,其体内累积的毒素,岂是少量灵芝能清除的?中医认为,邪不去正难安。而若以其他中草药祛邪(排毒),需要精确的「辨证」(注一),否则有时也如刀之两刃,所谓祛邪不当易伤正,甚至亡人性命,毕竟绝招往往是险招。而上品灵芝能扶正的同时祛邪,祛邪的同时又能扶正。大陆学者曾以灵芝水萃取液对白老鼠各类癌试验:
(摘自-灵芝人类健康的希望p.67杭群着)
在台湾,一位种植灵芝的陈先生,曾罹患淋巴肿瘤,医院开刀切除。切除后不久,又长出来。陈先生便以每天一公斤的灵芝切片煮水(注二),全天不分餐次饮用灵芝水,如此不到一个月也就痊愈,至今二十多年不曾复发。可见灵芝防治癌的功效,与其用量成正比,即小用量小作用,中用量中作用,大用量大作用,与西方药学「剂量决定毒性」的概念恰恰。相反。所以,世间也有不少患者(包括癌患者),吃灵芝无效,其很大因素就在于虽有吃,但量不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或其灵芝质量不佳,或其他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不做全方位配合等。
注一:〝辨证论治〞:就是中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来了解人体内外正邪消长的动态变化,即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然后,再投以不同性、味、归经的药、食等。
注二:陶弘景说:「凡得芝草,便正当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也。」今现代科学证明灵芝口服完全不具毒性,所以,食用自然没有定性定量的问题。但除开灵芝外,大凡药草,多有一定剂量的上限,不可过量。而且用时必须经过辨证。
灵芝要吃多少量?要吃多久?除了年长(70岁以上者)且多病体衰者,一般而言,任何人都应该从大量吃到少量。并维持大量2~4个月后,再慢慢减少用量,这种吃法最具宏效。因为,任何人,血液中红血球的汰旧换新(新陈代谢)一周期约为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体内若有够量的灵芝扶正祛邪的辅助,血液质量会大幅改善。血液质量一旦改善,几乎对任何疾病的康复,均有很大助釜底抽薪之妙。等到效果出现后,体质明显改善,再慢慢减少用量,最后,早、晚各1~2粒保健就好。就下列表说明、以资参考:
注:
1.食用灵芝期间,可随各人的体质和吃后的反应,随症加减。也可以配合中、西医药的治疗,相辅相成。
2.由于灵芝有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在外伤有大量出血的情况下或手术开刀前后,暂不宜食用灵芝;女性生理期间只宜少吃,或暂停食用。
灵芝在配合西医药方面凡药三分毒,多少都对肝、肾等脏器造成负担或伤害,而灵芝可保肝益肾,正好平衡或消除其毒性或副作用,使其疗效更为彰显,阳明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李旭生教授和台北荣总王声远教授曾用灵芝热水萃取液,合并西药的抗肿瘤药物并用,可以使罹患癌病的老鼠延长三倍以上的生命(台湾时报89.3.11)台北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因结肠腺癌,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化疗前一周和化疗的同时,配合大量食用灵芝、花粉,结果历经为期一年12个疗程的化疗,几乎没有副作用产生。可见灵芝除了解药毒及对身体有正面帮助外,不会干扰任何治疗。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好能在化疗、放疗前就先食用灵芝,否则〝中弹后,再穿防弹衣〞,虽有〝亡羊补牢〞之效,但毕竟还是中弹了。
注意事项「暝眩反应」《尚书》记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灵芝在食用之初,往往会出现〝暝眩反应〞,即「引邪外出」的现象,也就是俗语说的排毒反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会略有升高;糖尿病者,血糖会略升高;肝病、肝癌者,皮肤可能会起红疹或GOT、GPT略会升高;有疲累感….总之,食用灵芝后,若有任何与往常不一样的感觉或不舒服时,千万不要误会是副作用。而是,体内不良因子被分解,由里向外排除的过程,是中医「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最佳表现(详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tz/4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