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寿川文苑长寿山静听生命的钟声

发布时间:2021/6/6 7:46:57   点击数:
长寿,是人们对于生命的共同追求。千百年来,有关长寿的传说、故事、人物、村庄、河流、山脉,比比皆是。但是在寿阳,关于老寿星的传说和遗迹还是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和向往。老寿星是咱寿阳人山西寿阳的黄岭地带,三面高山紧锁,北面地势稍低,成为寒流入侵的地方。传说,老寿星就是这黄岭壑人。当年,为了堵住黄岭壑,他投胎人间,在母亲的肚里时,他天天在问:“妈妈,黄岭壑长严了没有?”黄岭壑总也长不起来,寿星也就不能出生。他妈妈感到奇怪,年过去了,母亲忍耐不住了,便回答道:“孩子,今天告诉你,黄岭壑可长得严严的了。”妈妈的话音刚落,寿星小儿“咚”一声从娘肚里跳了出来,一看,远处的黄岭壑还没有长起来。于是长叹一口气,转眼之间,头发白了,背驼了,白胡子长出一大把。后来人们才知道,孩子的出世将会给黄岭壑带来幸福:一旦黄岭壑长严,这一地区就会四季如春。后来,老寿星还是为人们做了不少好事,成为人们尊重的老人。玉皇大帝知道后很高兴,当即下诏召他回宫,并赐仙鹤一只、蟠挑一颗、金手杖一个,封为南极仙翁。

题长寿山——文化园

寿山寿水好风光,寿星出在咱寿阳。

黄岭壑口千年望,寿星为咱降吉祥。

慈祥老者人人爱,松鹤延年岁岁长。

蟠桃手杖葫芦挂,银须飘飘走四方。

寿阳有座长寿山

长寿山距寿阳城南45KM,东起潇河,北至白云河,西至石旧沟,南接鸭子岭,绵延平方公里。长寿山行善院所在之地,为长寿山环绕烘托而起的一座“燕子头”形状的山峁上,这里也是长寿山寿文化庄园的重要依托资源。长寿山植被良好。从华泉河沟一路蜿蜒而上,两岸的山坡被茂密的北方油松树覆盖着,嫩绿嫩绿的。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些松树原来并不太多,若是人工栽植,又根本进不去。所以解放后每年都要用农用飞机在空中“飞播”的方式来进行绿化,由于土质肥沃,土壤湿润,所以成活率很高,而且病虫害防治和保有效果也很好。这里多数除了覆盖的油松,就是藤蔓横生、灌木葱茏的野生植物,有山榆、山杨、野藤、杨桃、板榆、山柳、牛荆、六道棍、泼榆、醋榴、葛茧、山葡萄、山林檎、杜梨、野樱桃、野山杏等等等等。除此而外,还有野鸡、石鸡、猫头鹰、画眉、啄木鸟、黄鼬、山豹、野猪、山羊、狐狸、野狼、野兔、松鼠、獾等等,不时惊愕地飞起落下,真有一种进入原始森林的感觉。题长寿山——生态园长寿山高入云端,登临望远心界宽。一路坎坷山石路,万亩丛中树千般。鸟语花香神仙境,莺歌燕舞自天然。原始森林飞播雨,更看长寿在人间。

题长寿山——五谷园

这里将要打造长寿山五谷园,原始种植,生态饲养。寿阳的山水养育了老寿星,老寿星为人们留下诸多长寿食品,造福百姓,寿阳感恩。长寿健康,吉祥通融。首先是“寿阳杂粮”——

饭食花样多,女人是巧手。

麻糜谷黍稷,种植五千年。

神农尝百草,轩辕教稼穑,

小米打头阵,稠饭黄橙橙。

莜荞红绿豆,高粱玉米面,

饭样上百种,粗粮营养精。

题长寿山——美食园

再有是美食园“特色饭菜”——

寿星油柿子,米粞最正宗。

宗艾红烧饼,蛤蟆含蛋中。

茶食太安驿,唐朝念韩愈。

寿阳豆腐干,五香肉筋筋。

燕州夹肉饼,脆骨个噌噌。

绿豆细凉粉,透明映人人。

芥菜小香酸,葱姜蒜来烹。

豆汤捞饭红,糜面黄儿饼。

荞面河捞爽,长安村最香。

下州有一宝,天下第一挠。

莜面推窝窝,景尚重桃坡。

米面凉河捞,小蒜谷面饼。

一月不重样,天天新品种。

只要来寿阳,管吃管你品!

镇山之宝——“长寿大铁钟”辗转攀上长寿山顶,一座寺庙赫然坐落眼前,这里叫做长寿山冶头寺,占地16亩,现有山门、戏台、钟楼鼓楼、大殿。这里是松塔镇黑坪村瓦吉垴二里远的地方,过去叫冶头寺,缘由是,曾经在这里冶炼铁水,铸出了全县最大最重的大铁钟,故而人们叫做冶头寺。后来又改为兴善院。应该是后人改建兴善念佛而叫的吧。现在看去,原来的兴善院已毁,仅院内大铁钟仍存,这座大铁钟成为长寿山的“镇山之宝”。钟上铸文十六款,边缘为八卦图案。铸文题为:“大金国大定二十年岁次庚子乙口月乙未日己卯时,奉为皇帝万祀,国祚千秋,辅相诸寮,郡县之官,擢转班资,法界有情,同登彼岸”等字样。钟文内记载了当时出资铸钟涉及到的寿阳、榆次、和顺、乐平四县,71个村庄的僧众和募捐人共约余名。可见当时善举繁盛,善心可鉴,盛况空前,规模浩大。据说此钟原有12个“响眼”,12个“响眼”全开,长寿山百姓有苦有难,撞击钟声即可传到北京城里,皇上听到钟声就会坐卧不安。后来皇上不愿听到钟声的干扰,便差人堵了四个“响眼”,只剩八个“响眼”,从此皇上再也听不到长寿山百姓的撞钟声了。现存大铁钟为金代所铸造,据钟面铭文记载,此钟铸造于金大定二十年(),通高2米,直径1.95米。钟体厚度12厘米,总重量约公斤。钟身中部、上部铸大方格纹,内布满文字,钟身下部铸造有三角几何图案,内为花卉,钟口外侈,荷叶边形口沿,年公布此钟为县级文物,年,企业家岳总经理投巨资和村民募捐,在原有基础上恢复了原兴善院的土木建筑,并将大铁钟悬挂于新建钟楼内。现兴善院正殿地基长40米,宽50米。东西厢房配备完善。整个院内院外建筑整洁,修葺一新。来往游客,禁不住都要撞击几声大铁钟,据说撞击此钟,可延年益寿,长寿健康。自从有了大铁钟,人们改邪归正,一心向善,即便再比铸铁钟的更大的事,更难的事,长寿山人都扛得住。没有办不到的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平平安安,益寿延年,和谐相处,一直至今。题长寿山——长寿钟镇山之宝大铁钟,威震华夏赫赫名。众僧化缘集裘腋,聚少成多为大功。行善院里铁水旺,长寿山巅听松风。古远钟声来耳畔,豁然大千待洪钟。

题长寿山——长寿钟

镇山之宝大铁钟,威震华夏赫赫名。

众僧化缘集裘腋,聚少成多为大功。

行善院里铁水旺,长寿山巅听松风。

古远钟声来耳畔,豁然大千待洪钟。

相传,长寿山冶头寺大铁钟是外地请来一位老道长所铸。道长就地取材,冶炼铁水,挖地成模型,然后将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铁水倾倒入模型内,又冷却半月之久,这钟算是铸成了。临走那天,安托寺庙小徒弟说,我走后七天七夜,你再敲钟,其声音可传至千里之外的京城要地。安咐再三,方才扬长而去。谁知小徒弟性急,又心怀猜忌,心想,老道长住了多半年,铸了这么一个老大的种,还不让当下撞钟。莫非他怕钟声不够响亮,找他算账不成?于是,老道长刚刚走了三天,小徒弟就迫不及待地撞起了大铁钟,没想到钟声洪厚,余音袅袅。谁知老道长听见钟声传来,知道小徒弟等不及七天七夜了,三天上就撞响了钟,长叹一声:“唉,急功近利,坏了这口钟的风水,可惜了我大半年的辛苦了!”从此,本来可以千里之外都听得到的大铁钟,如今只能传出几十里地了。

长寿山上灵芝草

长寿山因何得名?还得从老寿星说起。据《长寿山志》(掌立村张恒科老人著)记载,老寿星,姓张名善,山西寿阳黄岭村人,他家世代信道,崇尚长寿。张善12岁入道观,学到18岁另投高师。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千山万水,行至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寿星学道年,道号叫南极仙翁。他帮师父除掉恶徒申公豹,帮师弟姜子牙灭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一日,元始天尊同老寿星在昆仑山云游,见山崖长一株奇花异草,寿星问天尊:“这草叫何名?”天尊曰:“此乃灵芝仙草,天下共有三株,一株长在昆仑山,一株长在你的故乡寿阳长寿山,一株长在云南玉龙山。三株各有其用,有两雄一雌。昆仑山这株是雄草不繁殖,人吃了能长寿万年;长寿山那株也是雄草,人吃了能起死回生;玉龙山那株是雌草,能繁殖,能为民治病。”天尊又道:“你将此草吃下,就可以长生不老。”寿星拜谢师父恩点,服了灵芝仙草,从此就成了老寿星了。天尊法指南极仙翁:“你回山西到长寿山看管那株仙草去吧,一千五百年后一穿白衣女子要去盗草,你要开善念将灵芝赐予她,你的任务就完成了。”寿星拜别师父,带白鹤鹿童驾祥云回到寿川故里。行至五峰山向南一望,见有一处光芒四射异彩眩目。鹿童问:“此是何山何物放光?”老寿星曰:“长寿山灵芝仙草”。师徒来在此地,只见青松翠柏,森林茂盛,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真乃神仙境地。从此老寿星就在长寿山住下了,居住道观叫长寿宫。寿星命白鹤鹿童看守仙草,自己教当地百姓传道学经,老百姓弃除杂念一心耕种,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南人盗走灵芝,老百姓为纪念老寿星,在长寿山建起了寿仙宫。题长寿山一一中药养生园十二药王长寿山,合力中药养生园。柴胡白芷苍荆芥,防风益母丹桂圆。水秀山明天时好,地灵人杰兆丰年。石头古村重天日,旅游开发景致添。多少年以后,这里真的出了一位女英雄——尹灵芝,为了百姓的安全,为了国家统一,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自己16岁的生命,被命名为“刘胡兰式的革命英雄。”题长寿山——灵芝草长寿山上长灵芝,解难救民最神奇。白鹤鹿童回故里,青松翠柏景旖旎。仙草一棵夺异彩,受苦百姓两相依。英雄故土多壮志,十六年华灿若霓。图文来源

寿阳县作家协会本期编辑

潘福明潘丽霞制作

李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gx/4576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