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中药科普薏仁胜过灵芝草,药食同源营养高

发布时间:2021/1/23 0:52:53   点击数:

薏苡仁又名薏米、薏仁、六谷子,是一种古老的药食两用之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在禾本科植物中占第1位,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嘉禾”的美称。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解毒散结的功效,可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疾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滋补上品,并记载其可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等疾病;这些疾病其实都和湿邪有着密切的关系,湿邪缠绵且日久难愈,而薏仁恰恰善于消磨日久累积的湿气,因此薏仁多用于治“湿”。

现代人把薏苡仁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在夏、秋季节,与冬瓜、绿豆煮汤,既可作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传统方法是煮粥熬汤喝,长期食用还能美容养颜,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腻。现代工业技术可以用其制作饮料和发酵制品,如薏米酒、乳酸饮料、发酵饮料和薏米醋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便秘患者、体质虚寒者、滑精、脾虚无湿者、平素阴虚火旺之人皆不宜食用薏苡仁。

薏苡仁因炮制方法不同,又被分为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功效各有所侧重。

生薏苡仁是指没有经过炮制的薏苡仁,性偏凉,归脾、胃、肺经,偏于利水渗湿、除痹止痛,当出现小便不利、脚气、风湿痹痛的时候可选择使用。

炒薏苡仁是指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的薏苡仁,性偏平,偏于健脾利湿。过食肥甘厚味、运动量少易造成脾虚湿困,而出现头昏身重、四肢酸软、舌苔厚腻等症状,此类人群可以选择炒薏苡仁来健脾利湿。

麸炒薏仁是指把薏苡仁和麦麸一起炒制成微黄色,麦麸能使薏苡仁的药性变得平和,且增强了健脾的作用。麸炒薏仁的健脾作用要胜于普通炒薏仁。所以,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易腹胀等症状,选用麸炒薏苡仁效果更佳。

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主要含有脂肪油、甾醇、三萜、多糖及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利尿、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薏苡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含量高,长期食用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达到平衡状态,从而预防心梗、动脉硬化等疾病。

薏苡仁食用推荐:

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比例1:1),加水煮至薏苡仁熟透即可服用。可以祛湿、补心、健脾胃。

薏仁山药汤:薏苡仁15克、山药30克、陈皮3克,加水煮至薏苡仁熟透,再加入适量食盐即可服用。可以补气健脾、清热利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fb/4403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