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吃法 >> 直击深圳楼市回暖现场,中国经济逆美股熔断
新中产财富,智识读本——爱住家投资频道
直击深圳楼市回暖现场,中国背离美股熔断走势实力复苏?
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疫情、救市中日欧美应当各有国策
中国和美国,似乎正逆向而行。
美股半个月熔断3次,堪称史诗级。哪怕美联储降息到0,都力挽不了狂澜。就算芳姐早在2月2号就担心全球经济走向一次危机,也想不到会这么猛烈地上演。就连年那一次世界经济大萧条,美股的12%、12%的断崖式下跌,也是分大半年多次发生,多次反复后,才让股市彻底从牛转熊。
国际疫情如此,国际股市如此。
可中国还是在股市、楼市、复工方面,走出一股世界的逆向。随着中国多数城市复工、复市,深圳、上海、广州的楼市都复苏了。嗯,是站在原价或涨价上的楼市复苏。
这个复苏,不但有国家统计局的2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2%和0.5%的权威数据为证;还有深圳的微观现象也在证明楼市复苏、反弹:热点二手房挂牌上扬,太子湾、万科星城等新盘开盘也售罄。新房二手房带看都在逐步热闹,龙华、宝安很多小区都允许中介带客了。
前几天,芳姐是真的开车兜了一下西部的新盘,货真价实地亲眼目击了下新盘营销中心的人气。比如,芳姐去了光明一个公寓项目小巨蛋,停车场基本停满,营销中心内部基本挤满。满满当当的样子,跟节前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作为懂行的人,我们都知道目前的人气大多是“二三级联动”的中介call过去的。但是,以前很多楼盘也是一样地靠中介带客啊。同样的销售渠道,疫情前后的人气都差不多,说明置业者哪怕戴起口罩,购买房产的欲望也没比以前少太多。
房地产,已经是少数人的游戏。
万人口基数的深圳,万套商品房,约万多的大家庭购买:在大城市拥有房产的人,总是少数。平均约10万一平的房子,确实已经不是普通年轻白领工作几年就能企及的。普通的有为青年正在被挤出到临深。但是,连上市公司都快奔家的深圳,真不缺每年几万个买得起房的人。
中国大A股,逆世界颓势而产生了小牛市。基建股、科技股、医疗成为上涨的主力。当我们从宝安中心区,兜到光明,兜到沙井,明显感觉也是城市建设、科技产业是深圳楼市坚挺的主力。一路行去,市政道路开阔,到处在建的高架、轨道耸立,立交桥规模浩大。几乎所有的工地都在开工、复工。
从光明往沙井,一路看到各种具有生气的科技企业、高端科技园区、工业园区。路上人员也多起来了,工厂的设备也开起来了,工人也都跑到街上逛街、吃小吃了。大湾区的复苏,就是这么顺畅,根本都不需要深圳市长像南京、江西的市长一样,带头去街头小店吃碗面,起个消费的带头作用。
大部分楼盘,按消杀、防疫的要求做好后,都可以参观了。营销中心都有保安引导,有体温登记。大多数楼盘的停车场几乎都停满了车,很多人按预约好的时间来看房。深圳的土拍、新盘、二手房,更开始给zf和开发商回流资金。
今年,光明、沙井、宝中、新安,依然会是劲爆的大热点。深圳一路向西,不但资金向西,市政配套、学位也在向西北增强。西部新城5-6万的房价,可能是南山高新区、科技园的90后婚房的最后上车时机。
我们在前海湾的湿地河入海口,向西眺望在建的摩天轮,已经很能感受到大前海CBD湾区未来的巍峨与大气。5年前这里是滩涂,现在这里是在建的CBD,未来这里是海岸的摩天明珠。每一次地段的拔高,总是带动房价的重估。宝安中心区彻底从8万的档次,跃上了12万的高度。
宝中接下来都豪宅化了,年的重点可能是新安板块。新安除了中粮地产外,马上要有万科、招商等品牌开发商进驻。以前新安-文汇板块比灵芝、宝中、碧海要弱一些,是因为新安老城区建筑太多。一旦大片的旧改变成品牌开发商的大型综合体和住宅,城市面貌就会追上来。
目前新安-文汇最便宜的二手房是5、6万,新房9万-10万。未来2年,新安会进一步缩小与灵芝9-12万的房价的差距。说起来,文汇中学是宝安的老牌学校,沉淀比碧海的学校要好一些。一旦生源素质反弹提升,文汇的成绩是有望拔高的。
芳姐看楼市,力争客观。
美股有泡沫,中国楼市也一样有泡沫。但是,中国城市在分化,城市板块在分化。叠加货币贬值+国力提升+板块跃升3重因素,部分城市、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城市的部分板块还有一大截的房价潜力,是有其道理的。
华北楼市不如南方楼市,核心都市圈强过内陆小城市,大城市涨的多,小地方跌的多,本来城市跟城市的行情就在分化。深圳GDP都超过新加坡了,深圳楼市更热也正常。
而中国楼股的这个上升的劲头,确实是中国的国力、国运的原因。若干年做下来的一带一路的联盟,已经在产生效应了。中国是从虚弱起步,改革开放后用40年从农业社会和初级工业社会,成长为后工业社会、互联网经济社会,产业升级、城镇化本来就是释放红利。
我们不能勉强要求,年前就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60年代就完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美国,也跟中国一样还有巨大的基建经济、城镇化、产业跃升式的红利。某种程度,这是中国的福气,是中国“后发展”本身带来的后发者优势。
因为上个世纪的3、40年代,美国搞现代化建设时,中国还在内乱。全国路网、电网的基建红利,全民家庭电气化的红利,都延后到21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本来应该是爷爷辈年轻时就得完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延后到70后、80后这代人去主力建设。红利当然体现在当代人的身上!
国运如此,无法强求。
如果我们稍微细致的分析下各个国家的经济救疫政策,就会发现,能喊着大搞基建来产生内需的国家不多,天朝是一个,英国是一个。美国,已经城镇化到很完整的程度,实在是不可能靠挖路、建房、修机场去拉动他们的经济。美国发展地早个一两百年,就自然吃亏一点。
为什么美股会这么震荡,连连熔断?
也是美国实际上是真的靠“外需”,靠“全球经济链”来维持。全球疫情大流行,各个国家都开始封城、封闭边境。固然也会影响中国,可是还是更影响美国。美国主要靠“金融出口”、“科技出口”、“互联网出口”、“农产品出口”、“美剧美片出口”5大出口,来创造收益。
各国停航、锁国,对美国的损失是立竿见影。
疫情大爆发,客观导致了“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
一日退回到解放前——全球经贸往来,是真的退回到3、40年代,6、70年代的情况。
虽然中国也是很依赖外向经济,不能出口建筑工人、不能出口电子产品、不能出口消费商品,中国也会很难。但是,毕竟中国还能靠新旧大基建挺一挺,还能靠房地产撑一撑。也可能是会有泡沫的风险,但是这救急的一关,是可能顶地过去的。
毕竟,路网、5G网、文化场馆、街市升级、公园建设,都是老百姓需要的。固然多负担了一些债务,多一些赤字,可是恰好要把这些大基建都完成,我们才能更接近欧美城市的发达程度(某些方面可能是超越)。所以,大部分建设也不会是浪费的。
而深圳楼市回暖,这是这个城市产业实力的结果;深圳楼市回暖,其实也只是中国楼市的较个别的现象;深圳楼市的回暖,还是在中国国力、国运上行趋势的带动。
疫情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联手才能让大家的未来更好。只要还有1、2个国家大面积蔓延疫情,世界经济就很难回到畅连畅通。但是,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确实在自己的发展阶段,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还有更多的建设空间;所以,中国大A股的表现坚挺,跟美国的熔断走势背离了。
这一定是中国实力还行,但未必是美国能力太弱。欧美日面临的发展阶段,跟中国不同,对症下药去应对疫情、经济危机,才能让各国走出泥沼。看问题不片面,有观点不偏激。年,一定是一个慎敏才能走得更好的年代,得做好企业和家庭的个性化策略。
——END——
爱住家原创文字,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原创拍摄等等
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cf/4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