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腰

如何从外观上区分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的

发布时间:2023/1/6 18:16:01   点击数: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春潮带雨晚来急,早上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到了午后,大雨磅礴。

困足室内,无处可去。剪了一泡水帘洞黄旦,焙到中足火程度,到现在火已褪完,汤稠水滑,花香高扬。

听着春雨,有一搭没一搭地喝着。

不消片刻的功夫,房间里氤氲着各种花香。春日里能闻到的花香,在水帘洞黄旦里都能捕捉到。桂花(四季桂)香、栀子花香、兰花香、含笑花香……都省去了踏青的功夫。

这场春雨,来得快,去的也快,茶喝了七八泡,春雨将歇。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感谢茶农,将这泡黄旦焙得透、焙得足,至阳春三月,让麻花有岩茶可喝,不至于出现茶荒。

到了三月,唯有高火功的岩茶才经得起考验。轻火岩茶,怕是早都败下阵来,到焙笼里,重新接受焙火的考验。

行文至此,新的知识点又来了。

武夷岩茶的火功,是什么?

《2》

火功,指的是岩茶的焙火程度。

岩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炭焙的手法,让岩茶变得干燥,使香气、滋味等品质特征达到最佳的程度。

不同的炭焙温度、时长,有着不同的名称。焙火的程度决定了火功的高低。同时也影响岩茶可保存的时间长短。

现有的武夷岩茶中,常见火功有五种(按照焙火温度排序)。

第一种,轻火(目前大多数外山茶和一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二种,中轻火(目前小部分外山茶和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三种,中足火(目前小部分外山茶和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四种,足火(目前很少外山茶和大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第五种,高火(目前只用小小部分正岩茶是这种火功)

如同烹饪当中,根据不同的温度和手法,可将热炒分为: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等。

每种火功,都有各自的特点,能让同一种茶,在不同火功的焙制之后,形成不同的香气和口感。这种变化,十分美妙。

可以说,火功,是武夷岩茶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也是武夷茶人自明朝兴散茶开始,便极力钻研和揣摩的顶尖技艺。在六大茶类里,武夷岩茶的火功,也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工艺。

《3》

岩茶适合制作成什么火功,主要是根据品种本身的特性决定。

如肉桂、铁罗汉、半天腰、老丛水仙等茶,其耐火程度强,通常制作成中足火、足火茶。

在较高温度的焙火下,这些岩茶的内含物质能够极好地转化,所以高火功岩茶通常有着汤水醇厚、柔和、细腻的特点。

而武夷山引进的新品种,如黄观音、金观音、黄玫瑰、金牡丹等,以高扬的、馥郁的、芬芳的花香为主要特点的岩茶,不适合制作成高火功。

这些岩茶中的高香品种,若是一味地使用高火功,一个没注意,这些茶高扬的香气大部分就会消失殆尽,最后只会留下又厚又涩的茶汤,还夹带着极难化开的苦味。

它们只适合使用焙火温度较低的轻火、中轻火工艺制作。在火功较低的情况下,黄观音、黄玫瑰、金牡丹等高扬的花香得以保留,喝在嘴里,芬芳馥郁,回甘良好,是新手入门的

不二之选。

《4》

区分岩茶的火功,有两个因素:

一是岩茶的条索颜色。

条索颜色变化规律:火功越高,条索颜色越深。

轻火茶颜色最绿,多为竹青色、墨绿色、深绿色等。(属于绿色系)

焙火越高,叶片中的檀色、栗色、枯色、赭石色等比例增多,看起来有些像炒咖啡豆的颜色。焙火升至中高火,则会呈现所谓的“蛤蟆背”(一粒一粒的小凸起),这些蛤蟆背肉

眼可见。

高火茶和轻火茶的条索颜色,是两个极端,一个如同白昼,一个如同黑夜。

根据条索颜色,大致可判断出火功的高低。颜色较绿的,说明火功低。颜色越深,火功越高。

《5》

二是岩茶的汤色。

岩茶汤色变化规律:火功越高,颜色越深。

随着火力加大,茶汤的颜色会呈现:由橙黄色到橙红色,琥珀色到酱油色的变化。

这是由于茶叶中茶色素被氧化,茶叶中茶红素、茶黄素大量形成的结果。

根据茶汤颜色,大致能判断岩茶所施的“火功”。颜色较浅的说明火功不高,颜色深代表火功越高。

通常轻火岩茶多为赤金色、橙黄色等,中足火茶为琥珀色、胭脂色。

看茶汤颜色的变化,好似南方秋季树林的变化。从初秋的墨绿渐渐变为黄绿、古铜色、黄褐色、褐色、灰褐色……最后叶片掉落,只留下深褐色的枝干。

条索、汤色,这些是我们肉眼可见,可轻松辨别岩茶火功的两种指标。

《6》

“火功”,是武夷岩茶的名片,是特色标志。

内含物质丰富的茶,焙得到位,滋味凸显,香气悠扬。

若是焙得不好,茶的品质就会下降。茶香杂,不清爽,滋味苦涩。若是焙过头,则呈现烟火味、焦糊味。

茶火功虽多,但只要用心了解,记下每种火功的特点,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火功”岩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想成为喝岩茶高手,先从分清岩茶的火功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wos.com/lzjg/491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