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吃法 >> 民间中草药消渴草三消
--------------------------------------------------------------------------------------------------------------------------------------------------------------------------------------------------
消渴草
清热凉血生津消渴利尿解毒
科别:爵床科
别名:三消,芦莉草,南洋芦莉草,观音草,琉璃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全株无毛。叶对生,叶片长卵形或广披针形,先端钝形,微突尖。花序生主茎或小枝叶:腋,单生或双生。花冠漏斗状筒部淡紫色至紫色花,上部淡乳白色至淡乳黄带有紫色:花果期为初夏至秋季
采收期: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药用部分:根或全草
性味经味:微苦、甘,性凉平。入肝、肾、肺、脾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生津,消渴利尿,降压用途:糖尿病,肝病,尿毒,水肿,高血压,腮腺炎,腹痛,牙痛,刀伤,感冒发热,喉炎,扁桃腺炎,肾萎缩,皮肤痒,尿酸,神经痛
用量用法:18~75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消渴症常用药
生长习性:南部多作栽培供药用
汉方组成应用
1.消渴症、糖尿病
汉方组成:消渴草75克,倒地铃37克,枸杞根18克,白马齿苋37克,含羞草18克,腰子草18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
2.扁桃腺炎
汉方组成:消渴草56克,掇鼻草头37克,大青叶18克,白马蜈蚣18克,紫背草37克,岗梅根18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
3.糖尿病
汉方组成:消渴草37克,白粗糠37克,白龙船花根37克,埔盐根30克,肾叶腰子草18克,木棉根18克,白肉豆根30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
4.尿酸过高、糖尿病
汉方组成:消渴草根75克,无根草75克,白鹤灵芝草37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当茶饮。
5腰神经痛
汉方组成:消渴草根37克,一条根18克,番仔刺37克,黄金桂18克,桩根37克,风藤37克
用法:水4碗,酒4碗,煎3碗。加猪排骨克,炖烂,分3次服
6.风热感冒、感冒发热
汉方组成:消渴草37克,鲜水蜈蚣37克,蒲公英18克,大青叶18克,马鞭草3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7.肾萎缩、尿毒(洗肾可用)
方组成:消渴草37克,丁树奎30克,水丁香30克,小化石11克,掇鼻草18克,栀子根11克,青花炮仔草18克,豆仔草37克,含羞草18克,埔姜头18克
用法:水8碗煎2碗,分2~3次服。另用消渴草克,烘干,研细末,每服11克
8.肝炎、皮肤痒、尿酸高、胃及十二指肠发溃疡等症
汉方组成:消渴草克,白鹤草30克,(清水洗净)
用法:水5煎2碗,分2次服
9.血压高症
单方:消渴草花15朵,冰糖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10.尿酸高症、消渴症
简方:鲜消渴草75克,鲜无根草75克(全草金黄色)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或再加土枸杞根18克,同用)
11.糖尿病、尿毒症
汉方组成:消渴草37克,地胆头18克,红骨含羞草11,玉米须37克,感冒草11克,小本山葡萄18克,王不留行18克,植梧头11克,旱莲草37克,乌尔乃18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
外敷:用鲜植梧叶30克,捣烂,加青壳鸭蛋清调敷肚脐部,干则换之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