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灵芝 >> 灵芝吃法 >> 灵芝食用历史及现代中国药典对灵芝的定
灵芝食用历史
及现代《中国药典》
对灵芝的定义
古籍记载资料
灵芝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为使用。
人类对灵芝的生长和药用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从《列子?汤问》(周朝,列御寇)中云:“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并总结当时利用灵芝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芳,饮之明目、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这是历史上对灵芝的发生和药用的最早记载。
我国古代文献中,亦有许多论及灵芝的著作: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也是最早论及灵芝的药学著作。此书收载种药品,并将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则被列为上品。
关于灵芝药食兼用的特点,有许多论述:
东汉王充在《论衡·初禀篇》中说:“芝草一岁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之所食”。李时珍指出:“昔四酷采芝,群仙服食,则芝菌属可食者,故移入菜部”。陶宏景亦指出:“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发也。”苏敬则认为:“芝子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法也。”
从这些论述中可看出,古人对灵芝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了解。
灵芝载入《中国药典》
灵芝在年被载入《中国药典》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赤芝与紫芝的干燥子实体作为新增中药材品种,正式认可了灵芝药用方面的价值。
《中国药典》后续版本均有收录
其后的版、版以及最新的版药典对灵芝的定义均有改动。其中,最新版版药典收录灵芝于第一部页和页。
《中国药典》版
对灵芝的功能定义(部分)
甘,平。
归心、肺、肝、肾经。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中国药典》版与版
对灵芝的功能定义(部分)
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
国家卫计委发布相关文件规定
年3月卫计委公布了《关于印发真菌类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其《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中将赤灵芝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也表示灵芝保健养生的功效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定。
灵芝列入国家药食同源名录
国家主管部门于年将灵芝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列入药食物质名录,已经发出征求意见稿(国卫办食品函〔〕号),标志着以灵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中药材,灵芝食用科学性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
收录于《美国草药药典》
年,中美正式签订了药典工作方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确立了双方合作的共同目标——保证公众用药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医药事业健康的发展。
目前已确定灵芝、穿心莲、积雪草、肉桂、青蒿收录于美国膳食补充剂的法典中。